七六启网

VT-4坦克的技术特点,炮塔防御技术及装备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谁有俄罗斯“黑鹰”坦克的详细资料啊?

  于1997年9月出现的俄罗斯“黑鹰”(即T-80UM2)主战坦克,一直是世界坦克界的热门话题。随着新资料的陆续披露,“黑鹰”的真面目逐渐变得更清晰了。“黑鹰”坦克主要性能数据:车长6.86米、车宽3.59米、车高1.82米、战斗全重48吨、乘员3人、公路最大速度70千米/小时、越野速度40-45千米/小时。

  结构特征
  “黑鹰”主战坦克出身自T一80家族,所以继承了T系列坦克的标准布置形式。在外形上与T-80系列其他型号的最大区别,就是换装了西方式的带尾舱的大倾角炮塔。全车由前至后仍分成驾驶、战斗和动力传动三部分,乘员为车长、炮长、驾驶员三人。
  “黑鹰”的车体为全焊接结构,炮塔依然处于车体中部,不过车长在炮塔内位于左侧、炮长位于右侧,与T-80以前的型号正好相反。车长指挥塔顶部的舱门向前开启,舱门顶部安置了3具后视潜望镜,指挥塔四周安装5具潜望镜、正前方安装1具热像仪。炮长上方的舱门也向前开启,舱门正前方也有1具热像仪,在舱门右侧还安装了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其上方有1扇向右开的滑动式舱盖。舱盖上装有3具潜望镜,在需要时,中间的1具可换成微光或红外潜望镜。在炮塔后部的左右两侧,各有一组4具烟幕发射器。
  1997年对外展示的“黑鹰”采用了T-80UM坦克底盘。1999年出现的。''黑鹰”已正式采用新底盘,来自俄罗斯陆军的消息称该底盘是从T一80U/UM坦克的底盘上发展出来的,行动装置每侧有7个挂胶负重轮和6个托带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两侧履带均有履带张力调节油缸。为支持炮塔的重量,第三、第四负重轮间距较小,这和T-80系列的其他型号是一致的。
  动力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后部,包括主发动机、传动装置等。主发动机旁装有一台辅助发动机。发动机室顶采用封闭式盖板,排气口在车体尾部;进气口设在炮塔后方正中的位置,可提高进气的净化程度。
  武器系统
  海湾战争中,T一72装备的125毫米火炮未能击穿西方主战坦克的前主装甲,令世界对T系列主战坦克的攻击力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为摆脱攻击力不佳的形象,俄一再声称已研制成功了新式135毫米和140毫米火炮,并装备在了新型主战坦克上。人们曾坚信这种新式火炮肯定会装备在“黑鹰”上。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鄂木斯克展览会上的“黑鹰”主战坦克配备的只是1门与T-80UM1同型号的2A46M-4滑膛坦克炮,在总体性能上Lb2A46M-1提高约37%。火炮炮身装有热护套、内膛镀铬,火炮中间位置装有圆柱形抽气装置,炮口有初速度测速装置,因而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及炮管寿命。据称该炮的寿命约为800~850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或1000发空心装药破甲弹。在不吊装炮塔的前提下,火炮可在1.5小时内更换身管。

  “黑鹰”主战坦克的辅助武器
  为2挺机枪。一挺是安装在主炮左侧的7.62毫米并列机枪,弹药基数1250发。另一挺是安装在炮长舱门上的新型12.7毫米“科尔德”(Kord)高射机枪,弹药基数500发,由炮长在车内遥控射击或手动射击。作战时,炮长通过1个AA型升降式瞄准具进行瞄准,瞄准具接目镜位于枪架下面左侧;枪架上还装有1个处于保护之下的AA型反射式瞄准具。未经证实的消息说,“科尔德”型高射机枪可配备装有贫铀弹头的弹药,能击穿40毫米厚的钢板。
  由于俄罗斯军事工业的保密系统又回归到苏联模式,人们对于“黑鹰”今后是否会采用135或140毫米主炮不得而知。如果仅从威力上说,大口径主炮的威力肯定要比2A46系列坦克炮强得多;但出于成本考虑,估计这两种口径的主炮在相当长时间内还很难被采用。
  防护性能
  关于T-80坦克的防护性能一直争论颇大,主要原因是苏联解体前对T-80的防护性能严格保密,而且没有出口过一辆T一80坦克,外界根本无法知晓其防护能力。即使是出口了T-80坦克,西方也不可能知道更多情况,因为俄制武器的出口型和自用型向来有较大的不同。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解密过一些文件。其中有文件披露,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T-80系列坦克防住了阿富汗抵抗战士手中各式各样的西方新型反坦克武器。但由于这是俄自家的说法,所以西方一直予以否认。1996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后,全世界都看见格罗兹尼市区内满街都是东倒西歪、烈火熊熊的T-80坦克。这一实战情况给了西方军火商以攻击T-80坦克的口实,许多坦克专家由此认为T-80坦克的防护力不比T-72好多少。
  但俄军战后调查组的调查显示,在损失的T一80坦克中有98%是由于坦克炮塔的顶部、后部,车体侧后部、尾部及履带等“软肋”被击毁而引起的,没有一辆T-80坦克的车首装甲与炮塔前部装甲被击穿。西方一些防务专家私下承认,即使是美国的M1A2或德国的“豹IIA6”被反坦克武器击穿上述薄弱部位,命运比T一80也好不到哪里。由此可以判断,T-80系列坦克的装甲防护力并非西方军火商宣传的那样弱,与西方主战坦克应该是基本相当的。防护技术  与T一80相比,“黑鹰”采用了更好的防护技术。首先在外形上,高度降低到2米以下,在战场上更难被发现。其次,炮塔一改T系列的圆形铸造炮塔,采用类似西方带尾舱的焊接炮塔。炮塔前装甲倾斜71。,大大提高了来袭弹药跳弹的概率。为防止二次爆炸效应,“黑鹰”还运用了西方坦克的防护思想,在弹仓与乘员之间用高强度的阻燃抗拉复合材料装甲板隔开;弹仓顶部装有可掀掉的装甲板条,炮弹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掀掉板条向外排出,而不会进入乘员室。这样既不会伤及乘员,对车辆本身的伤害也减到最小。模块化装甲  车体前装甲与炮塔正面装 甲为模块化装甲,可根据威胁与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更换。俄有关方面声称,在更换装甲时只需打开装甲间的焊接点即可。至于这种先进主装甲的厚度和材料组成,目前仍是俄军的最高军事机密,没有任何资料披露过。俄一些防务杂志则称,这种主装甲为俄最先进的复合装甲,在性能上与美国的贫铀装甲相媲美。装甲材料是在淬火硬钢板内交替嵌入贫铀材料、特种塑料层、受控变形层而组成的,防穿甲弹与破甲弹的能力分别相当于900毫米和1400毫米厚的均质钢板。有一点可以肯定,即“黑鹰”坦克炮塔和车体的前装甲的防护能力,要高于以往任何一种T系列主战坦克。反应装甲  在车体前装甲和炮塔前主装甲上安装的标准组件式附加反应装甲,并不是西方以前认为的“接触一5”型,而是俄罗斯新研制的。这种新型的附加反应装甲除了能防御空心装药破甲弹与穿甲弹的攻击,还可以有效防御采用串联战斗部的反坦克武器的攻击。“黑鹰”车体前斜装甲板上并排安装有两排这种型号的反应式装甲块(呈倒品字型),每排有5块;炮塔正面两侧各有7块。为增强对攻顶式武器的防御,反应式装甲块从火炮防盾上方向后、一直延升到炮塔顶部后部边缘,覆盖了整个炮塔顶部。当该型反应式装甲与“黑鹰”的基本装甲结合使用时,应该可以防住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现役和在研的反坦克武器了。“黑鹰”侧翼防护能力  为加强“黑鹰”侧翼的防护能力,设计人员在前5个负重轮(注意,T-80U/UM/UMl是前3个负重轮)的上半部侧裙板上也安装了反应式装甲块。不过该反应式装甲块与车体的反应式装甲块不同,它的外板仍为钢板,而内板则采用三层橡胶压成的橡胶板,为的是防止反应式装甲爆炸时内板伤及履带。为防止地雷对坦克的伤害,“黑鹰”车体前部下方安装了用橡胶纤维制成的挠性板,用于提前扫除带触杆式引信的反坦克地雷
  “黑鹰”还安装由俄罗斯机械生产设计局和相关企业联合研发的“阿雷纳”主动防护系统。俄坦克专家评估认为,安装“阿雷纳”的“黑鹰”比不装“阿雷纳”的T-80UM,坦克防护力最少高出3倍以上。再加上先进的复合多层基本装甲和附加反应装甲,拥有三层防护系统的“黑鹰”坦克的防护能力将跻身世界上最先进行列。坦克驾驶员的座椅如同T一80U那样挂在车体顶甲板上,可有效防止地雷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直接传递至驾驶员。此外,“黑鹰”还配备了先进的“图曼”快速探测,灭火抑爆设备、三防系统、“图恰”热烟幕发射系统等。

  火控系统
  俄制坦克的火控系统一向落后于西方,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一直成为西方对苏/俄制坦克口诛笔伐的重点之一。俄方迄今没有公布“黑鹰”火控系统的详情,只对外宣称是一种新型的数字稳像式火控系统,在性能上至少与美国M1A2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相当。目前唯一得知的是,该火控系统具备全自动跟踪、识别并按优先顺序排列威胁目标的功能。
  这种能力不要说以前的俄制坦克,就是西方最新型主战坦克也不具备。此外,“黑鹰”还安装C3I系统,将为俄军装甲部队的作战能力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为了一改俄制坦克怯于夜战的弱点,“黑鹰”的车长与炮长都有独立的全景稳定式可见光/热像仪,具有搜索、发现和指示目标的能力。在无星光夜晚的有效作用距离可达3700米,目前西方最新型热像仪的水平也不过如此。“黑鹰”还用二氧化碳激光测距机代替了掺钕钇铝 石榴石激光测距机,前者不但对眼睛安全,而且测量距离与穿透距离也更远。先进的数字式弹道计算机能够精确修正活动目标的提前量,并有本机自检能力,可根据目标距离与横向运动速度、自身运动速度、火炮耳轴倾斜角和身管磨损量、外界温度、大气压力、横风速度以及选定的弹种,计算出弹道参数。
  由于配备了先进的火控系统,“黑鹰”在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行进时,主炮和并列机枪依然能对运动/静止目标实施有效攻击,命中率高达85%。“黑鹰”的车长依然拥有超越控制能力,即可超越炮长操纵火炮对目标进行瞄准射击。
  机动性能“黑鹰”的动力系统
  暂时采用T-80UMl上的动力系统,即1台1500马力的GTD-1250G HP型燃气轮机。与T-80U,UM使用的GTD一250G型燃气轮机相比,HP型采用了一种液压容积调节机构,能够将坦克的越野速度提高31%,有效使用寿命延长27%,油耗减少9%。据说目前正在试验安装大功率 柴油发动机的“黑鹰”,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性能良好的动力传动系统有着高可靠性的磨擦装置、液力减速器及制动器,完全适应燃气轮机的特性,保证了“黑鹰”在各种复杂的战场条件下有最好的机动性。该动力传动系统使坦克在标准路况下的平均速度提高12%、转向速度提高33%、行动机构寿命提高50%、传动装置寿命提高50%。
  “黑鹰”坦克的行动装置
  为传统结构形式,其履带传动装置包括2条短销挂胶装置、14个带胶铝制负重轮、12个外置的减震托带轮、2个全金属诱导轮、2个主动轮、2个履带调节器。因为使用了高质量的材料,使其维护相对简单,排除故障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黑鹰”仍运用了扭杆弹簧独立悬挂装置,在第1、第2、第6个轴和第7悬挂总成以及金属制动器上装有液压减振器,维护与修理都相当简单。另外,车辆的操纵仅通过方向盘、节气门和踏板3个控制装置来实现,操纵系统非常简便,使驾驶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轻,能集中精力处理战场、地形等其他情况。
  “黑鹰”坦克的油箱
  “黑鹰”坦克有1个主油箱和5个外组油箱,主油箱位于车体内,外组油箱位于履带上方。当长途行军时,车体尾部可加装2个容量分别为300升的桶形副油箱。使用主油箱和外组油箱时,最大公路行程超过400千米;如果加上使用副油箱,则可达到500千米左右。而且所有的油箱都用1个加油口加油,坦克一次加满所有油箱的时间仅需15分钟。
  “黑鹰”坦克的涉水能力
  “黑鹰”坦克有着很强的涉水能力。因进气口在炮塔后面,距离地面较高,所以在无准备的情况下,“黑鹰”可涉渡水深1.8米的河流;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能涉渡水深达5米的河流,并且潜渡的距离不受限制。

VT-4坦克的技术特点

VT-4坦克的技术特点,炮塔防御技术及装备-第1张-游戏相关-七六启网

VT-4主战坦克性能先进,最大速度可达71公里/小时,速度在42公里/小时,行程500公里,能够跨越4-5米深的水障和2.7米宽的壕沟。这种坦克安装1门125毫米滑膛炮,能够发射固定翼穿甲弹、破甲弹、高爆榴弹和炮射导弹,最大射程5公里。另外还配备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一挺7.62毫米同轴机枪、8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和4具76毫米爆破弹发射器。 VT-4坦克使用了国产125mm滑膛炮,师承俄罗斯2A46型的滑膛炮。坦克的自动装弹机备弹22+18发(22发装载,18发备弹)。最高射速为8发/分钟。可选的常规弹药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APFSDS)、高爆反坦克弹(HEAT)和高爆弹(HE),同时还可发射射程5000米的激光制导炮射导弹。这种导弹同样配备高爆反坦克弹头。
火炮控制设备都实现了电动化,包括供车长和炮长使用的第二代热成像仪,内置激光测距仪。坦克还在顶部配有供车长使用的稳定型全境瞄准镜。配合猎歼系统的设计,车长可以直接越权射击。
MBT-3000坦克还配备有一挺12.7mm的防空机枪和一挺7.62mm的同轴机枪,还配备8具76毫米烟幕弹发射器和4具76毫米发烟弹发射器 。 VT-4坦克的采用的常规布局:驾驶员位于车体前方,炮塔和火力装置位于中央,柴油机动力部分则位于车体后部。为提高车内环境舒适度,坦克安装了空调。
MBT-3000型坦克的作战负载为52吨,乘员3人。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配备了红外热像仪以增强夜视能力。驾驶室的方向盘和手自一体的排挡则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坦克上。这无疑大大减轻了驾驶员的负担。
中国研制的水制1300马力冷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和CF-1000系列综合传动的一体化动力包,可让坦克以67公里的最高时速行进。在客户需要时,发动机功率可以升级至最大1500马力。
需要强调的是,CF-1000系列动力包抛弃了传统的行星式机械传动装置,改为双流传动 。 外壳和炮塔装甲均为钢制焊接装甲,并在车体前方弧线和首上附带爆炸反应装甲。部分弹药架带有装甲以避免殉爆。此外,MBT-3000型坦克还装有辅助防御系统,包括在炮塔上安装的激光监测器和12个榴弹发射架,其中8个发射架可发射烟雾弹,另外4个发射架可发射用于近战防护的杀伤性榴弹。
坦克的标准装备包括空调系统,超压式集体NBC系统,新型防火/防爆检测与抑制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 。

e系列坦克的设计特点

轻型战车
E-10重10-25吨,又分为三种设想。
⑴KHD公司的驱逐战车38(D),这个设计是后世认知度较高的方案,用于取代追猎者坦克歼击车(Hetzer)。它采用捷克38(D)坦克底盘,原型车装75毫米Pak39 L/48炮,生产型装75毫米Pak42/1 L/70炮,战斗力和“黑豹”相当,正面装甲厚80毫米,倾角和“追猎者”相同.该车有几处创新:一是发动机,采用梅巴赫HL64燃油喷射式发动机;二是悬挂,为全轮独立式液压悬挂;三是变速装置和发动机后置使维护简捷,同时加大了战斗室的有效空间。E-10的外形紧凑,全重16吨,车高1.75米。从侧面看非常扁平,拥有良好的防弹外形和隐蔽性。载弹量55发,设计公路时速70公里/小时。
⑵轻型多用途坦克,同样以38(D)坦克为基础,装Pak42/1 L/70炮。
⑶轻型标准化自行火炮,用以取代德军原有的105毫米以下口径全部牵引和自行火炮。
后两个方案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获得广泛的认知。
实际上,E系列作为著名的纸面计划,被国内的军事爱好者广泛认知,也要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了。由于E系列计划在可操作性上优于很多同期的德国新式武器,在部分崇拜德军技术的爱好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但这并不能改变纸面计划的本质,在当时的技术和财力下,1944年后的德国根本没有能力量产E系列。作为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在计划上的替代者,E10也仅仅只能是纸面上的替代者。
E-10的性能数据
战斗全重(吨):12吨
乘员(人):3人
发动机型号:Maybach HL 100 / 400hp Argus / 300hp
武器装备:75mm Pak 39 L/48 (原型车)、75mm Pak42 L/70 保时捷力作
E-25实际上是指重25~50吨重的战车,用来替代老旧的三号、四号坦克及其变型车。这个方案有3家著名公司参与竞争——保时捷、阿格斯和阿得勒参与。计划的项目有:中型驱逐战车、突击炮和重型自行火炮等。
保时捷博士设计的E-25驱逐战车具备E-10的所有优点,不过由于车体加大,E-25的战斗力也随之提高。它的主炮是新型的75毫米Pak44/2 L/70炮(还可装配先进的“食雀鹰”FG1250型红外夜视瞄准具),理论上可在1600米外正面击毁苏军的IS-2坦克,但没有实际战例。但有人认为,其威力和黑豹F型坦克上的KwK44/1相同,后者在1200米外用钨芯弹可击穿IS-2中期型(1944年型,这也是IS-2的标准量产型)的炮塔正面装甲。而KwK44在KwK42的基础上改进了后座装置,后坐力由12吨加大到了18吨,火炮威力增幅不详。
E-25的辅助武器是一门可以360度悬转的20毫米机关炮。
E-25的正面装甲与E-10相同,也是80毫米,不过为了加大车内空间而使车体正面倾角由E-10的30度增为45度,车体高度也比E-10高,和追猎者相当(追猎者的车高为2.17米)。
E-25的车重为27吨,发动机为迈巴赫HL100型(400马力),导致速度达不到预想值,因此计划换装功率更大的600马力发动机(研发中)。这样E-25整车的单位功率为20hp/t以上,设计性能超过苏军的Su-85/100坦克歼击车。
E-25的技术性能
战斗全重(吨):27吨
乘员(人):3人
发动机型号:Maybach / 400hpArgus / 600hpMaybach HL 230 P 30 / 12-cylinder / 700hp
武器装备:75mm Pak 39 L/48 75mm Pak 42 L/70 88mm Pak36 L/56 豹式后继者
E-50和E-75是德国人设计的两种标准战车,E-50重50-60吨,计划取代“黑豹”和“虎”式。它和E-75的车体外形几乎一样,但炮塔形状不同。E-50和E-75的悬挂系统,装甲厚度和重量也完全不同。E-50在设计上的综合防弹能力比黑豹F提高了50%左右,采用和豹Ⅱ一样的88L71火炮。
E-50车体每侧6个负重轮。悬挂系统为莱恩博士设计的外置盘式螺旋悬挂装置,不占用车内空间。它和E-75一样采用动力系统后置,节约了近一吨的重量,另外取消车体传动轴后,车高也降为2.60米。发动机为HL-234型,最高输出功率为1200马力/3200转,因此E-50在理论上可以达到60KM的公路时速。由于没有实车测试记录,这个说法一直未能证实。但战后苏联研发的IS-7坦克,虽然重达68吨,由于采用了海军的1050马力(772千瓦)M - 50T 12缸V型水冷4冲程柴油机,在实际测试中样车达到了45公里/小时的公路速度,因此重量较轻而发动机马力相对持平的E-50应该也可以实现理论速度。
E-50的车体在黑豹G型的基础上加长,其实际大小已与虎王相近,所以在视觉上导致E-50的炮塔偏小。其首上部位装甲为150毫米/30度(去掉了前置机枪以提高整体强度),首下装甲为120毫米/40度。车体侧装甲与虎王相同,为80毫米/75度。E-50的炮塔外形基本与黑豹F相当,不过加厚了侧甲厚度,炮塔前甲厚130毫米,筒形火炮防盾厚180毫米。炮塔侧甲 后甲均厚120毫米。
就纸面数据而言,E-50在火力和机动上完全高于苏联量产的T-44坦克,整车防御力完全超越(T-44正面上车体装甲为80毫米/30度,车体侧装甲为75毫米垂直装甲,炮塔前甲厚90毫米)。
二战后期,E系列的开发者们意识到必须对德国坦克传动装置前置的传统布局进行革新,否则很难在坦克总体设计上取得突破(传动装置可靠性低一直是德国重型坦克的一大顽疾,不过从1945年初的黑豹开始,这个问题开始得到解决,但战争也已经接近尾声)。于是他们将传动装置重新设计,使之紧凑化并与动力装置一体化,改放到车体后部,驱动轮也跟着“搬家”。同时,发动机引入了涡轮增压和新式冷却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功率。
更重要的是,E系列的设计者们还就如何使坦克内部空间分配更趋合理展开了探讨。现代坦克的内部空间分配是:动力和传动装置占38%,乘员和内部物品(包括燃油)占48%,弹药占6%,火炮的活动空间占8%。
E系列的内部空间分配与上述指标十分接近。然而,在二战末期的大环境下,这种看似完美的设计只能是纸上谈兵。E50的性能参数(估计)
车高:2.6米
车重:50~55 吨
火炮:88mm KwK L/100 105mm KwK L68
装甲厚度:150mm
发动机:HL234
功率:1200马力
车速:60 km/h 主战坦克先驱
(虎3称号是错误的 E系列是单独的系列)
简介
在一些西方资料中,E-75有时也被称为虎3(在E-100 系列中有一种E-100 Ausf B型,重90吨,采用了一种与虎王类似的炮塔,有些人称为E-90,也称虎3。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E系列中并没有E-90这个编号)。
E-75重75~80吨,其车体大小,装甲配置都与E-50基本相同(不过E-75由于较重,其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而E-50只有6个)。E-75与E-50最大的区别是炮塔 火炮配置及发动机。
火力
E-75可以采用3种火炮,105毫米L68 128毫米L55和128毫米L68。其中前一种火炮也是虎王升级计划中的换代火炮,其理论上威力远超旧式虎王的88毫米L71,第二种威力能与鼠式坦克原型车上的128毫米L55和E-100上的150毫米L38并齐,而最后一种火炮是八号鼠式坦克的新式主炮128毫米L71的压力减轻缩小型号 。其强大的火力足以有效制服战争末期出现的盟军各种新式坦克,实际上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可能的需要。 另外,后期型E-75坦克上的弹药将准备换用可燃/半可燃式药筒,他们也是德国最先发明的
装甲
E-75车体装甲厚度与虎王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侧装甲为120毫米/75度。正装甲为160毫米/30度,同时取消了虎王车体正面的机枪射击口(坦克装甲设计最忌的就是在前装甲上开洞,E-75这么做提高了前装甲的强度,苏联IS2的主炮D25-T打在虎王上面会造成装甲大面积崩落,而打在E-75上面根本就像鸡蛋打在石头上,也只能对内部成员造成一些震荡,根本无法对E-75本身造成任何伤害)。经过这两项改进后的E-75正面车体防御力不仅超过了虎王,其实也超过了比它更重的E-100(E-100的车体正面装甲为200毫米/45度)。
E-75的炮塔前甲初期为180毫米,与虎王一样,但德国人为它留下了提升空间,E-75的车体由于取消了传动轴,加上行走部分进行了简化(每边都比虎王少了一个负重轮),减轻了1吨多的重量,所以其车体重量与虎王相当或略轻。但的E-75整车重量却比虎王重了10%。除了换装大威力火炮有一定增重外,E-75的重甲型炮塔前甲已强化到252毫米(与猎虎一样),侧后装甲也强化到了160毫米,后期型的E-75还可以换装特种装甲(其实这也就是今天坦克所用的复合装甲的前身,德国人早在二战期间就展开了这种先进装甲的研制,并颇有所获)
应该说,强化后的E-75正面炮塔防御力不仅超过了虎王,同样也超过了比它更重的E-100(E-100的A型炮塔正面装甲为220毫米,因为是弧形,所以实际厚度为240毫米。)
机动力
E-75由于车体增重,其发动机采用的是先进的1200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HL234+型,强大的动力足以使庞大的E-75以50千米/小时的车速在道路上奔驰,结合改良后可靠的传动系统,E-75的机动性与动力不足的虎王不可同日而语。E-75由于车体增重,其发动机计划采用1200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HL234+型,预计公路时速可以达到50公里/小时。二战后期,E系列的开发者们意识到必须对德国坦克(传动装置前置)的传统布局进行革新,否则很难在坦克总体设计上取得突破,于是,他们将传动装置重新设计并使之紧凑化,再与动力装置结合在一起,统统后置(传动装置可靠性低一直是德国重型坦克的一大顽疾,不过从1945年初的黑豹开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E系列这样做的背后证明德国重型坦克终于成熟了)。驱动轮也跟着“搬家”,发动机也引入了涡轮增压和新式冷却技术,大大提高了发动机功率。
更重要的是E系列的设计者们还就如何使坦克内部空间分配更趋合理展开了探讨:
现代坦克的内部空间分配是, 空间分配 所占百分比 动力和传动装置 38% 乘员和内部物品(包括燃油) 48% 弹药 6% 火炮的活动空间 8% 令人惊讶而又钦佩的是,60年前的E系列的内部空间分配与上述指标仅仅只是略有差异,十分接近。它们是当之无愧的现代主战坦克的真正雏型!!!
请大家注意的是:机动 火力 防护 这三大性能只是坦克的外表,而合理的内部空间分配却是坦克的内涵,这一点对坦克来说同样不容忽视。一辆真正优秀的坦克应该是表里合一的。
E-75并不是虎王的简单加强型,它吸收了二战末期德国在坦克开发上苦心研究所得的大量高新技术。是一种综合性能相当平衡优秀的重型坦克.
E-75相对于基本型虎王的部份技术创新  E-75虎王火炮105毫米L68
128毫米L55
128毫米L68 88毫米L71弹药可燃/半可燃式药筒弹药普通钢制弹壳弹药装甲后期计划装备特种装甲普通钢装甲火炮测距仪有无火炮稳定器有无夜战设备“食雀鹰”FG1250型无发动机1200马力700马力从二战中期开始,德军战车为了提升战斗性能,采取直线式的放大设计思路,导致车重结结攀升。超重的车体给德军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不过这些数不尽的麻烦也使德军对重型车辆的动力系统下了一番苦心加以研究,并在纸面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盟军的强大打压,德国的很多构思在后期无法进行充分的实验,最后大多被美苏两国缴获,并成为后世军事爱好者的谈资。
E-75的性能数据(估计)
战斗全重(吨):75~80吨
发动机型号:HL234+ 1200马力
可能的装备战车炮: 105mm L/68 128mmL/55 128mmL/68 终级产物
德国在1943以后制定了生产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坦克的方案,E系列坦克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其中投入研制力量最多的就是E-100超重型坦克。
E-100的研制工作是从1943年6月开始的,由阿道拉公司负责研制。在1944年,因为要集中力量研制“鼠”式坦克,希特勒下达了停止研制E-100坦克的命令。这样一来,E-100超重型坦克就流产于样车研制阶段,工厂仅生产出样车的车体部分。1945年,这辆样车的车体落入盟军手中,1945年6月被转送到英国。
预计的E-100坦克战斗全重140t,乘员6人。战斗室特别大,火力强大,防护力超群。动力装置后置,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悬挂装置为外置筒式螺旋弹簧式悬挂装置。负重轮的排列型式,也采用了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上惯用的交替排列式。主要武器是一门KWK44型150mm火炮或174mm火炮,但最后似乎准备选用128mm火炮。另外,E-100坦克的各部位装甲厚度也十分可观。二战期间的反坦克武器很难击穿。它的动力装置为HL234型水冷汽油机,它的履带宽度达到了1020mm。
有趣的E-100 Ausf B型
前面曾提到,E-100系列中有一种有趣的变型车E-100 Ausf B型,它的具体情况如下:
车重90吨以上,采用E-100的车体,换用了一种与虎王类似的炮塔,有些西方人称它为E-90,也称它为虎3使用一门与E-75相同的88毫米L100火炮。炮塔前甲180毫米。
基本看来,这种车除了车体侧装甲防御力比E-75稍强外,其火力、机动等性能都与E-75相当或不如,车重却反而上升了不少。 E-100的性能数据战斗全重137790k
137.8ton 车长10.27m(炮向前)
8.70m(仅车体) 车宽4.48m车高3.32m(战斗高度
3.29m(运输高度) 引擎Maybach HL 234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8-40 km/h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20 km乘员5-6人火力装备128mm KwK 44 L/55
150mm KwK 44 L/38
170mm KwK 44 75mm KwK 44 L/36.5
1x7.92mm MG34 装甲40-240mmE系列图纸计划车侧视图
见图册 突击炮
作为纳粹德国E系列末日战车计划中最后一种型号,E100成为德国未来超级重型坦克系列的基础。E-100突击炮是以E100的底盘为基础,发展出的坦克歼击车。其主要武器为一门170毫米反坦克炮,射程可达八公里,能够对付该范围内的一切装甲目标,但实际上并没有特别指出这车是个坦克歼击车,它的描述更符合突击炮的特性,所以称它为E-100突击炮要更为合理。这是仅存在于图纸上,并没有原型车。
  
  
  
WT E-100
武器搬运车
作为纳粹德国E系列末日战车计划中最后一种型号,E100成为德国未来超级重型坦克系列的基础上。在E-100坦克底盘上驼载大口径高炮的设计方案。计划安装带有自动装弹机的128/150mm高炮,但最终该方案未能启动。

世界武器装备排名

世界武器装备排在前列的有GB57巨型钻地弹、豹2A7主战坦克、集束炸弹、卡什坦禁防系统、POS1A喷火坦克、B2隐形轰炸机等。

1、GB57巨型钻地弹

这是一款由美国空军定制打造的大型精确制导钻地炸弹,炸弹弹重13.6吨,能击穿40米厚的山岩或者是6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因其弹头可装备2.3吨的烈性炸药,再强大的防御工程,在他面前可能都无法坚持十秒钟。

2、豹2A7主战坦克

德国公司研制打造,最大速度能达到每小时70公里,从零加速到每小时36公里仅需短短六秒时间。因其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支持的混合式导航系统,使得这款坦克在任何作战环境中都能精准打击目标。

3、集束炸弹

集束炸弹因其在一般炸弹同样大小的弹体中能够装入数百个子炸弹,所以又被称为子母炸弹。资料显示,自1965年以来,就有4亿多枚。

4、卡什坦禁防系统

卡什坦禁防系统是一款来自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在国际上一种能将大威力火炮、一体式雷达以及多用途导弹等系统集装在一个炮塔上的防空系统。

5、POS1A喷火坦克

POS1A喷火坦克是一款来自俄罗斯的武器装备。早期Tos1喷火坦克因为技术先进,威力过于强悍,一直都处于高度保密的状态,直到俄罗斯开拓海外市场,外界才一睹这款坦克的阵容。

6、B2隐形轰炸机

这是一款由麻省理工学院和波音联合为美国空军研制的非翼式轰炸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低可。侦测性简单来讲也就是隐身性能,机长21米,翼展52.4米,最大速度能达到0.95马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GBU-57A/B型钻地炸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豹2A7主战坦克

3款新一代主战武器浮出水面

3款新一代主战武器浮出水面

央视等联合制作并出品的国防专题系列节目《追光》在媒体上播出,节目中首次公开展示了多型号先进武器装备的新镜头,同时还适时披露了诸多下一代新型武器的“彩蛋”,这意味贺余着在不久的未来,解放军的总体实力又将获得大幅提升。

专题片中,在介绍我军目前的主力主战装备——99A主战坦克的过程中,该专题节目在 画面中展示了一款覆盖有幕布的新型坦克车体结构, 中的配文赫然写着“未来的地表最强?”的字样,而仔细观察 中的这辆神秘坦克,我们可以清晰辨认出这种坦克的炮塔和车体轮廓。

在央视访谈节目中,有相关科研人员曾经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新一代主战坦克将采用双人乘组结构,坦克主炮将采用电热化学炮技术并装备在一座无人炮塔内。分析人士称,相比美军M1A2D主战坦克以及俄军的T-14“阿玛塔”坦克,我军新一代主战坦克将具有一定技术运洞飞跃,与美俄新型主战坦克已经拉开代差,在信息化程度上与美方“艾布拉姆斯”-X新型主战坦克基本相当。

分析称,预计我军下一代主禅悄滚战坦克的核心是提高信息技术含量和地形通过能力,同时保证防护性能和火力。它将大量应用轻质复合装甲,重点强化对车体侧面、车体底部和炮塔顶部的防护能力,彻底改善坦克内乘组的防护问题。必然会装备主动防御系统和车载无人机,以提高坦克的态势感知能力。据悉,我军下一代主战坦克很可能使用油电混动技术,在保证机动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隐蔽性。

除此之外,央视节目中还首次提及“比东风-17更强的大国利刃?”,分析人士认为,东风-17导弹是全球第一种采用乘波体飞行器作为载具的现役高超音速武器,在突破乘波体飞行器技术的基础上,设计更大尺寸并携带自有动力的新一代大型化乘波体飞行器已经不再困难,如果在这种大型化乘波体飞行器的技术上,增加新型大直径助推火箭,则完全可以研制出新一代远程乃至洲际射程的新型高超音速武器。鉴于东风-17导弹已经交付部队多年,这种新型高超音速武器可能早已经出现。

而在节目中还首次提及我国新一代国产航母“福建号”和新一代舰载机,在专题片中,给出覆盖幕布的航母画面,以及从编号“18”的航母甲板上起飞,和被标识为问号的新型舰载机镜头。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歼15舰载机投入使用,我海军舰载航空兵部队已经实现了舰载机有无问题,但是为了达到能与强敌进行正面对抗的能力,我军早已经开始研发下一代隐身舰载战斗机。国外分析认为,我国已经具备研制新型隐身舰载战斗机的能力,鉴于“福建号”航母采用电磁弹射器起飞技术,新型隐身舰载机将成为我军第二种电磁弹射起飞的舰载战斗机,其作战能力将对标美军F-35C。

标签: #vt4坦克的技术特点#炮塔防御技术及装备